單梁起重機作為工業生產中常用的物料搬運設備,其安全運行至關重要。以下是單梁起重機使用過程中的關鍵注意事項,涵蓋操作、維護、安全及環境適應性等方面:
一、操作前檢查
設備狀態確認
外觀檢查:檢查主梁、端梁、軌道、走輪等結構件是否有裂紋、變形或嚴重磨損。
電氣系統:確認電纜、接線盒、控制按鈕無破損,接地良好,避免漏電風險。
限位裝置:測試上升/下降限位、大車/小車行程限位是否靈敏可靠,防止超程運行。
制動系統:檢查制動器(如電磁制動器、液壓制動器)是否響應迅速,制動距離是否符合要求。
鋼絲繩與吊具:檢查鋼絲繩有無斷絲、銹蝕或變形,吊鉤、吊環等吊具是否完好無裂紋。
環境適應性檢查
軌道平整度:確保軌道無障礙物、油污或積水,避免起重機運行抖動或脫軌。
空間限制:確認作業區域內無高壓線、管道等障礙物,避免碰撞風險。
通風與照明:在密閉或高溫環境中使用時,需保證通風良好;夜間作業需確保照明充足。
二、操作規范
載荷管理
嚴禁超載:根據額定起重量標識操作,禁止超負荷使用,避免主梁變形或斷裂。
均勻分布載荷:吊運長形物料時,需調整吊點位置,防止偏載導致側翻。
避免沖擊載荷:起升或下降時應平穩操作,禁止猛起猛停,減少對結構的沖擊。
運行控制
低速啟動:啟動時先低速運行,確認無異常后再加速至正常速度。
同步操作:大車、小車與起升機構需協調配合,避免急轉彎或突然變向。
禁止斜拉:吊運時保持鋼絲繩垂直,禁止斜拉斜吊,防止鋼絲繩脫槽或斷裂。
人員安全
專人操作:非專業人員不得操作起重機,操作員需持證上崗并熟悉設備性能。
信號溝通:多人協同作業時,需通過手勢、對講機等明確指揮信號,避免誤操作。
禁止下方停留:吊運過程中,下方區域嚴禁人員站立或通行,設置警戒線或警示標志。
三、維護保養
日常維護
清潔與潤滑:定期清理軌道、走輪及齒輪箱內的雜物,對軸承、齒輪等部位加注潤滑油。
緊固件檢查:檢查螺栓、螺母是否松動,及時緊固以防止結構松動。
電氣元件除塵:用壓縮空氣清潔控制柜內的灰塵,避免接觸不良或短路。
定期檢修
結構檢測:每半年或一年對主梁進行應力測試,檢查焊縫是否有裂紋(可采用無損檢測技術)。
制動器調整:根據使用頻率,每3-6個月調整制動器間隙,確保制動力矩符合要求。
鋼絲繩更換:當鋼絲繩斷絲數達到報廢標準(如GB/T 5972規定)時,需立即更換。
易損件儲備
提前儲備常用易損件(如鋼絲繩、制動片、接觸器觸點),縮短故障停機時間。
四、安全防護
防護裝置配置
防撞裝置:在軌道端部安裝緩沖器,防止起重機沖出軌道。
超載限制器:配備電子或機械式超載保護裝置,自動切斷起升電源。
風速儀:在露天 使用的起重機需安裝風速儀,當風速超過安全值時自動報警并停止運行。
應急措施
緊急停止按鈕:在操作室及遙控裝置上設置醒目的緊急停止按鈕,確保突發情況下能快速停機。
救援方案:制定起重機故障或人員被困時的救援預案,定期組織演練。
五、環境適應性調整
高溫環境
選用耐高溫電機和電氣元件,避免因溫度過高導致絕緣老化。
增加散熱裝置(如風扇、冷卻水循環系統),防止制動器過熱失效。
腐蝕性環境
對主梁、軌道等金屬部件進行防腐處理(如熱鍍鋅、噴涂環氧樹脂)。
選用不銹鋼或耐腐蝕合金材質的鋼絲繩和吊具。
防爆環境
采用防爆電機、防爆控制箱及本質安全型電氣元件,符合Ex標志認證要求。
禁止在易燃易爆場所進行焊接或切割作業。
六、合規與記錄
合規操作
遵守《起重機械安全規程》(GB 6067)及地方特種設備安全法規,定期接受安全監察。
禁止私自改裝或拆除安全裝置,如需改造需經專業機構評估并備案。
維護記錄
建立設備維護檔案,記錄每次檢查、維修及更換部件的時間、內容及責任人,便于追溯管理。
下一條:單梁起重機的作用 |